水中毒多因水调节机制障碍,而又未限制饮水或不恰当补液,导致细胞内水过多,进而产生一系列症状。此病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其可分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两类。程度较轻者,停止水分摄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后,即可纠正,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或死亡。那么,什么是水中毒?引起水中毒的病因有哪些?下面,和360常识网一起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
1、什么是水中毒
2、引起水中毒的病因有哪些
3、怎样预防水中毒

什么是水中毒
水中毒是一种因为人体摄取了过量水分而产生脱水低钠症的中毒征状。虽然水中毒致死的机会非常低,但仍然是有可能发生的。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但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涨,从而引起脱水低钠症。当饮用过量水分时,血液内的电解质因为被水分排出体外而降至低于安全水分的浓度,影响到脑部的运作,可能会致命。此病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其可分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两类。

引起水中毒的病因有哪些
1、肾排泄水障碍
多见于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摄入水分未加限制时。
2、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对抗利尿激素抑制作用减低,以及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的敏感性改变,在入水量过多时导致水潴留。
3、抗利尿激素代偿性分泌增多
其特征是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和胶体渗透压下降,总容量过多,有效循环容量减少,体液积聚在“第三间隙”。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下腔静脉阻塞、门静脉阻塞、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肝硬化等。
4、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特征是液体总量明显增多,有效循环血容量和细胞内液增加,血钠低,一般不出现水肿。常见于恶性肿瘤(肺癌、胰腺癌等)、肺炎、肺脓肿和脑炎、脑卒中等脑部疾病以及甲低等病者可发生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

怎样预防水中毒
1、水质量
很多人在喝水的时候从来不关心水的质量,甚至部分人群经常直接饮用自来水中的生水,专家提醒这样很容易引起水中毒。
2、冰水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喝冰水的习惯,在夏季人的体温也较高,如果这个时候大量并且经常性的喝冷水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消化系统疾病,并且还有引起水中毒的危险。
3、补充盐分
在大量喝水期间适当补充盐分,这对水中毒具有很好的预防以及治疗作用。适当地喝一些淡盐水可以补充人体大量排出的汗液带走的无机盐,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在500毫升饮用水里加上1克盐适时饮用更为重要。
4、少量多次
不管你有多么的口渴,在喝水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的话很有可能会因此而引起水中毒。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外归后经常是直奔冰箱,取出冰水后就是一顿的狂饮,这样的饮水方式是导致水中毒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