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30%其实是属于有点多的,但主要是看什么类型的住宅,但是超过30%肯定就是不合理的了,现在大部分住宅都是25%左右的公摊,其实也挺多的了,普通老百姓买房不容易,但是不算公摊面积的话,开发商也不愿意了,下面,就快和360常识网一起了解相关知识吧!

1
公摊面积30%违法吗?
公摊面积达到30%不一定属于违法行为,这个还是要看房屋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洋房的公摊面积在15%左右,如果洋房的公摊面积达到了30%,那这种设计还是不太合理的,也属于违法行为。但如果建造的是高层,基本上公摊面积也会达到20%~30%,房屋的设计不一样,公摊面积也不同,大家还是需要了解清楚具体的标准,公摊面积比较大,那就说明房屋的实际面积比较小,算下来购买也不太划算。

2
为什么说取消公摊面积可能性不大
1、这是一个大工程,涉及的环节很多,从法律法规、配套措施、新旧房交易规则、税收、物业费、取暖费,甚至未来房产税如何征收等等,都需要有合理化的制度性安排以及公平性收费。
2、即使取消了公摊面积,公共设施依然存在,公摊面积不会消失。必须有楼梯、电梯、过道、机房、公共大厅等配套设施的存在。开发商建设这些公共设施,难免会将成本分摊到房价上。
3、公摊面积取消后,购房者购买的房屋内部面积不变,单价上涨,但总价变化不大。此外,物业费、取暖费、税费和未来的房产税等等取费方式和费用的多少,也可能发生改变。
综上所述,取消公摊面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即使要取消可能先试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价方式,真正将公摊面积“水分”挤出去,然后成熟后才全面推广,保障市场交易的公平透明,真正让购房者把钱花在明处、买得安心。

3
装修为什么加公摊面积
装修加公摊面积是因为业主和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时,合同面积不是实测面积而是所有面积一起计算的,所以上面给出的数据已经包含了公摊面积,要装修之后。当时很多装修公司都是按照采购合同来计算面积的。
公摊面积是指将公共设施(如电梯、楼梯、过道等)分配给每一层的住户。这部分一般属于开发商进行施工、装修、维护(维修资金也包括这部分),但装修公司也会算进去。另外,非电梯间的共用面积一般在7-15%建筑面积,电梯间的共用面积约为建筑面积的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