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中医药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其传承性、延续性的特点,我弘扬中医文化传播中医养生事业已超19载,用心悟中医养生之术,养生之道,养生哲理。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医与中华文化经典《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书中以道论医贯穿于《内经》的始终,道是中华文化的终极之理,在内经中可以看到道家的哲理与论断,也可以看到儒家看哲理和论断,文化与医术不分家,这是中医特色,也是中医能跨越时间、跨越空间的秘密。
5000年前中华先贤为中华文化和中医学术已作出贡献,需要子孙后辈继续努力与传承,希望凡是关心中华文化和爱护中医的人士,多利用时间学习内经,从书中获得的启迪和感悟,激励我责无旁贷地去探索,去创新,同时更使我头脑清醒,进行反思,振奋精神,从中吸取教益和智慧,联系临床实际加以应用,为切实地传承中医文化,推动女性健康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自已力量。
生命历程的变化规律
生命历程的变化有规律可循吗?有,女子七岁一个变化,男子八岁一个变化,“女七七,男八八”就是生命历程变化的基本规律。
女于从一七到四七之间身体一直在发育,四七28岁为身体的极盛期,从五七35岁起开始衰老,七七49岁开始绝经,生儿育女,女不过七七。一般规律如此,特殊情况例外。
男子从一八到四八之间身体一直在发育,四八32岁为身体的极盛期。男子从五八40岁起身体开始衰老,八八64岁开始丧失生育能力。生儿育女,男不过八八。一般规律如此,特殊情况例外。
女七七,男八八”的变化规律告诉饮食之男女,男女外部容颜、头发、牙齿的变化体内的经络变化、肾气盛衰有关。
女于从五七35岁起,面容开始枯焦,头发开始脱落,如同病症在树叶,病因在树恨的道理一样,女子外部容颜的衰退与体内经络的衰退有关。女子经络的衰退,首先是始于阳明经。阳明经有手足之分----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体内肠胃经功能衰退,体外容颜开始衰老。知道了这一点,女子应该从五七35岁起就应该注意养生之术了。男子从五八40岁起,三阳经开始衰退。三阳经即阳明经、太阳经、少阳经。太阳经、少阳经均有手足之分---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内经》所倡导的养生治病的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按照这一原则,应该是阳虚补阳,阴虚补阴。
男子从40岁起,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斑白,外部的衰退与内部肾脏的衰退有关。男子从五八40岁起,就应该注意肾脏的保养了。男子从六八48岁起,肠胃经开始衰退。男子从七八56岁起,肝脏开始衰退,手脚开始不灵活了。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肾虚补肾,肝虚补肝。
男女从何时起开始有生育能力?内经的答案是:女子从14岁起,男子从16岁起,就有生育能力了。“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子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1,任脉:为阴脉之海
督、任两脉是营卫之气运行的大隧道。五脏经脉会聚之处。
对于女子来说,任脉通故有子,任脉虚故无子。《上古天真论》对任脉的重要性作此介绍。
任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经阴阜,循腹里上关元,途经腹中线直上,在咽喉处由下而上 ,环绕口唇之后经面颊终于目下。
任脉病变会引起何种疾病?“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易引起月经不调与疼痛、腹内积块等,带下瘕聚”。
2,督脉
督脉起于少腹下部耻骨的中部,终于两眼下方的中央,中央经过会阴,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
督脉病变引起的疾病:脊柱强直,二是气从少腹中冲心,腹内拘急疼痛,大小便 不利,名为冲疝病。在女子则表现为不孕,女子月经疾病,,疼痛,厥冷 ,小便淋沥,痔疮,遗尿,喉咙干燥。
3,“带脉”
关于带脉的起止,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带,有束带之义。带脉环身一周,状若束带。
关于带脉病变引起的疾病,腹满,腰部纵缓而寒凉如坐冰水中一般。
关于与带脉有关的疾病,《素问。痿论》指出:“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下肢痿软无力等。”
4.冲脉
冲脉与任脉同时出现在《上古天真论》中。冲脉与任脉一样具有同等重要性,即冲脉的盛衰关乎着女人能否生产。
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合于阳明脉,归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如《痿论篇》所言:“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阴阳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关于冲脉的功能,这个论断中的答案是:冲脉能将营养物质渗透灌注到肌肉腠理之中。
冲脉病变,会引起何种疾病?《骨空论》指出:“冲脉中寒,会引起疼痛,腹内有气上逆于胸,腹内拘急疼痛,女子月经疾病。
血遇寒而凝,凝而不通,不通则痛,是伊韵提养生之疼痛病理
第四篇文章里有妇女宫寒带下疼痛具体病理陈述。寒热变化取决于阴阳两气变化,阴阳两气变化是从人体下部开始的,阳气从下部衰退形成寒,阳气起始于脚五趾的外侧,集中于脚下而聚焦于脚心,所以脚心会发热;阴气起始于脚趾的里侧,集中于膝下而聚焦于膝上,所以从趾至膝上会寒冷。风寒湿邪气从下部进入体内引发疾病。
腹部胀满症状,主要为寒!
突然疼痛之根本原因:经脉受寒而收缩,大经脉牵拉小经脉,这是突然疼痛的根本原因。与疼痛与渊源的关系是寒气,止痛一定要祛寒!
“百病始于皮毛,善治者治皮毛”
风入人体,先入皮毛,古今一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雨入人体,先入皮毛,古今一致。寒入人体,先入皮毛,古今一致。湿入人体,先入皮毛,古今一致。热(暑)入人体,先人皮毛,古今一致。
《阴阳应象大论》:“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经络,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这一论断明明白白地画出了一条外邪侵人人体的路线:致病的外邪(风寒暑湿燥火)一→人体皮肤一→经脉——筋肉—六腑一→五脏。
圣人与上工治外因疾病,治在病之初;下工庸医治病,治在病之尾。
这一至理名言告诉后人,外邪,风寒暑湿燥火六邪,进人人体是从皮肤开始的。外邪一旦进人皮肤,疾病就产生了。高明的医生治病往往着手于皮毛,所以在《素问》前五篇文章中的就出现了“善治者治皮毛”的论断。
外邪进人皮肤形成疾病,绝不意味着疾病至此结束,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医治,疾病会一步步深人体内。邪人皮肤,这是疾病产生的第一步;病由皮肤进人络脉,这是疾病深人的第二步;病由络脉进人经脉,这是疾病深人的第三步;病由经脉进人筋骨,这是疾病深人的第四步;病人脏腑,是疾病的终结之处。
“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这是出现在《内经皮部论篇》的至理名言。
形神兼备,气血充足,气血衰败,形神俱损!血气者,人之神,血气者,六经之血气也。形,人体形态,志,情志,神志。同样为人,为何人有显得轻松,有人却显得沉重?同样为人,为何有人神采飞扬,有人却失魂落魄?
答案是脏腑,经络,气血失常不平衡了。
内经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也。”
这句至理名言强调血与气的重要性。讲的是血气对于人的重要性。人不可一日无血,人不可一时无气,无血、无气之人生命即刻结束。
血者,质也;气者,力也。人体之中血与气,是几千年前的中华先贤所认识、所重视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血与气这两种能量,就不可能有生气勃勃的人类。
1.气的分类
(1)人体中的气,是分类的。以来源为基准,人体中的气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是源于父母的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先天之气解答了人体生命的原动力。
后天之气,又称宗气,是水谷之气与呼吸之气的结合体。后天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动力。
(2)以作用为基准,人体中的气分为营气与卫气。营、卫气两气来源于水谷。
营气,是水谷之精气,它平和协调于五脏,布散于六腑,营气属阴,性温柔,行于体内血脉。沿着经脉运行到上下左右,灌注五脏,联络六腑。
卫气,是水谷精微之中的彪悍之气,它的特点迅猛滑疾,不能进人到经脉之中,所以它运行于皮肤之中,肌肉之间,上熏蒸于肓膜,下布散于胸腹部。营卫之气失常就会产生疾病,营卫之气正常就不产生疾病。脾是卫气的发源地,肺是卫气的发动机。卫气足免疫力则强。
(3)以部位为基准,人体中的气分为脏腑之气、经络之气。脏腑之气是推动脏腑运动的基本动力,经络之气则是维护经络发挥正常作用的基本动力。
2.气的作用
假若没有气,一是血液不能正常运行,水液不能正常代谢;二是体温不能正常;三是不能正常抵御外邪;四是气血津液之间不能正常转化。如果说,人不能一天无食,那么,人则不能一刻无气。
3.气引起的疾病
气之偏颇会引起多种疾病。这里仅举《素问.痿论》篇中五脏之气发生偏颇所引起的疾病,《痿论》日:"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前面谈到过,卫气强悍,能够抵御外来邪气。卫气一旦丧失,抵御外邪的能力就会丧失。
气陷、气滞、气逆、气短,都是气之病。脱肛、子宫下垂、大小便滑泄、头晕、呃逆、呕吐,这些也是气之病。
(二)再说血
人有血,才有神。《灵枢。营卫生会》日:“血者,神气也。”
血生成于水谷之精微。血生于三焦,合气而成。
《素问》告诉人们,五脏关于血的分工是:脾统血,肝藏血,心运血,肺布血。
血充盈于经脉之中,运行于经脉之中。用今天的话说,血是脏腑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精、津液产生的源泉,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
血瘤、血热、血虚、血瘀、血崩、血便、血闭、血泄、血海、血痹、血枯,这些都是血之病。
1.血气之关系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这句话揭示出血气之间的相互关系:气是血的推动者,血是气的产生者。血与气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是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气血阴阳分类,气为阳,血为阴。
2.气血之好恶
气血如同人一样,也有好有恶。气血均喜䁔恶寒。大自然告诉人们,水遇寒则冰,水遇热则流。气血遇暖而消散流畅,气血遇寒而凝滞不动。寒冷与炎热都是诱发气血之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3.血气之虚实
(1)虚实之原因: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虚为病,实也为病。气血的虚与实,均会引起疾病。
虚实之因何在?原因有内外两种。引起虚实的外因是炎热与寒冷。炎热过度会引起气的聚积,气聚积而血虚。也就是说,寒冷过度会引起血的聚积,血聚积而气虚。
引起虚实的内因是人本身的因素。喜怒没有节制,会引起实证;惊恐过度,会引起虚症。
温暖、平和、通达、洁净是伊韵提调理妇科的基本原则,气血、经络、脏腑、阴阳平和、平衡更是伊韵提所追求的终极目标。